为什么春晚出不了好节目?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节目水平普遍下滑(如语言类节目的集体沉沦)的背景下,仍有若干亮点,如王菲的复出,如小虎队的复出。这些亮点节目有个共同点:演出者或者是原产于港台,或者是在港台包装成名,简而言之,都不是大陆自己培养的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的老母主义已经窒息了中国的创新能力,而艺术圈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自然带上了老母主义的桎枯。以至于中国的艺术创造现在还极其幼稚,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未老先衰,而港台的流行音乐(哪怕是二十年前的流行音乐),都还能在大陆的舞台上叱诧风云,而本土的音乐创作却只能让一群中老年人唱起了儿歌:亚克西啊亚克西,×××真是亚克西。儿童唱成年人的歌是不正常的,诸如小小年纪就开始你侬我侬之类;而成年人唱儿童的歌曲同样也是不正常的,两种情况都让人听着非常别扭。

这个现象其实不奇怪。虽然大陆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经济的发展,本应该造就一个生活富足、心态开放、精神状态整体向上的社会,中国官府却因为自己的统治需要,扮演起了专制老母的角色,不但管制了经济的发展,也管制起了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老百姓不能公开说老母不喜欢听的话,也不能做老母不喜欢做的事情。老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有思考能力,因为一旦有思考能力,就会质疑老母主义,就会质疑这种"老母爱"的正确性与正当性,所以必然要压制孩子的思考能力。而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连带着经济上和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都一并被压制。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讲,不能创新,怎么发展呢?

在老母主义的压制下,大陆社会的心理状态还停留在幼稚期(或者说未老先衰),以这样幼稚的心理状态,一旦碰上了港台更加成熟的、已经步入青春期的艺术,怎么可能不自惭形秽、望而兴叹?

一个时代应该留下一个时代的声音和画面,也应该是这个最能反映这个时代风貌的作品。而在官府的老母主义的威势下,我们只留下了粉饰太平的亚克西之歌;这歌的确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风貌",但是,能有多长的生命力?

-------------------------------------------------
"老母主义"系列旨在讨论中国的经济宪政现象。经济与宪政息息相关,了解了宪政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China: People Daily's Penis-Shaped Building Wears a Gold Con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