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历史]遵义会议和张闻天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原文链接 1935年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当选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第一把手,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战略转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他在这个时期所起的作用却遭到埋没和抹杀,至今还没有完全改正过来。 遵义会议并没有确立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会上,只是经张闻天和王稼祥提议,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不但没有确立毛泽东对全体红军的领导,也没有确立毛泽东对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的领导。会议决定和常委分工都规定得很明确,就是"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1]会议强调加强政治局对军委的领导,所以会后几乎每天都要开政治局或常委的扩大会,讨论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然后以军事首长朱周的命令行之。 毛泽东这时只能作为会议的一个参加者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的意见并非大家都听。几天后在讨论是否打打鼓新场的鸭溪会议上,就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撤消了他的政委职务。[2] 不应把成立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看作确立毛泽东军事领导的证据,因为三人小组隶属于中央军委,而且组长还是任军委书记的周恩来,毛泽东只是组员之一。[3]在一、四方面军会合的两河口会议上,代表军委作报告和结论的就是周恩来。沙窝会议决定恢复一方面军,仍是任命周恩来为司令员兼政委。[4]所以,从黎平会议到毛尔盖(沙窝)会议这8个月期间,"不管是从职位上看,还是从实际作用上看,周恩来都是全军的最高统帅"。[5] 毛泽东开始走上中央红军(不是全国红军)的最高领导地位,是在最后一次沙窝会议上,因周恩来生病,张闻天提议常委分工由毛泽东负责军事以后,特别是俄界会议决定将北上红军改编为陕甘支队,由毛泽东出任政委以后。 长征结束中央抵达陕北,在下寺湾政治局会议上,仍是张闻天建议,成立新的中央军委(名义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这才正式确立了毛泽东对一方面军(还有十五军团)的领导。 明确和稳定地确立起毛泽东对全军的领导,还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从此,毛泽东无论名义上还是实际上,都是中央军委主席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但还没有确立对全党的领导。 遵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