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道辉 文载《炎黄春秋》2010年第4期
链接:http://club.kdnet.net/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3384907
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
1980年,党内举行对《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历史决议")的大讨论,之后于1981年6月27日举行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邓小平对历史决议给予高度评价:"我们原来设想,这个决议要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使这个决议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我想,现在的这个稿子能够实现这样的要求。"
不过,到1991年夏,邓小平谈到这个"历史决议"时却说:"这样评是违心、唯心,在这个问题上,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我们还不够格!"他要求"再过十年八年重新评价,时间不够,再拖一点时间。"
1993年1月15日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小平又谈到评毛问题:
"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及功过的评价,是受到当时党内、社会上形势的局限的,部分历史是不实的。不少同志是违心地接受的。历史是我们走过来的,不能颠倒,不能改变。对毛泽东一生功过评价,一直是有争论的。……有人担心对毛泽东全面评价,会导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被否定,会损害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看,不必担心。我建议,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可以在我们这一代走后,作全面评价。……对过去的错误、过失和违心、不完整的决议作出纠正,是共产党自信、有力量的表现,要相信绝大多数党员,相信人民会理解、会支持的。"
为什么对历史决议前后会有这样不同的评价,为什么有必要对毛泽东的功过再作"全面评价"?我作为当时被派去担任此次讨论会的中央国家机关第一组的秘书(当时我任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理论组长),特提供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或可有助于对此问题的探讨。
这个历史决议,于1980年10月先在党内四千高级干部中对决议草案进行了大讨论,才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原稿回避了建国以来出现的路线错误。大家问:文革前17年有没有路线错误?有,那么主要是毛泽东的错误,还是草稿所笼统说的是"党的错误"?当时大家强调存在一条"左"倾路线,毛泽东就是"左"倾路线的总代表,不能回避,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多数人认为,草稿中许多评价是为毛泽东的错误辩护的,很多提法都是说,"党"在这个问题上怎么错了。大家反问:怎么都是我们全党犯错误啊?主要还是毛泽东犯错误嘛!
党的八大已经不提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了。后来搞个人崇拜,重提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但晚年的毛泽东犯了大错误,那么"毛泽东思想"是不是也应当包括毛泽东的错误思想?按原稿的意思,毛泽东思想只包括正确思想,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很多人反对。
起草人要为尊者讳,所以一到某个具体问题,原稿往往说"党"没有认识到。甚至还说,当时受国际修正主义的压力,害怕中国变修,所以毛泽东才搞文革。这是把自身的错误归咎于国外原因。
团中央胡克实说:"毛泽东同志没有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决不能夸大说是马列主义新阶段。"这与草稿另一处说"毛泽东思想已形成科学的体系"是矛盾的。马列主义尚且没有讲什么"体系",而毛泽东没有"全面发展"马列主义倒成了"体系"?如果有,也是不科学、甚至是反科学的体系,如"继续革命论"、"党内资产阶级论",等等。
张香山说,我们也可以写出一个《论毛泽东同志的左倾修正主义》小册子。这方面的材料要比列宁批伯恩斯坦的右倾修正主义的文章中的材料不知多多少倍。马列主义体系中的错误只是白玉瑕疵。而毛主席的错误太大、太多。很难把毛的错误思想排除在毛泽东思想之外。
把党的其他领导人或全党的实践和智慧成果,都归到毛泽东个人思想名下,也不合情理,这等于说: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我的错误不是我的);别人的正确思想都归入毛泽东思想(你的正确倒是属于我的)!
李颉伯说,文革的浩劫实际上在1956年11月一次中央会议上就种下了根。这次会上,周总理讲话,肯定近年工作冒了;陈云、富春、先念都讲了类似的话,少奇还组织人写了"既要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社论。会上毛主席没有吭声。1958年1月,他召开了南宁会议,在会上就发作了,说你们56年反冒进,就是反对我。你周恩来同志说了什么,陈云、富春、先念同志说了什么,少奇写了社论,你们把自己抛到了右派的边缘。
团中央书记胡克实谈到文革前他两次亲耳听到毛主席讲话,一次说要"钓鱼",即搞"阳谋";一次说要搞"剥笋政策",在党内一层层剥掉(异己分子)。他说:"当时我听了很吃惊。无产阶级领袖怎么用这种语言呢!……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变成机会主义者、专制主义者,必然性是什么?只有触及本质问题,才能解释。不能用(草稿中的)骄傲情绪、主观上要反修防修来概括,否则群众不满意,我们这些正统派也不诚服。"
胡克实还说,毛主席出尔反尔的事情很多。如1953年团中央起草团章,上面有"用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一语,毛亲笔勾掉,还嘱咐我们不要再这样写;可是在文革中却把这事说成是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我们挨斗,过不了关,他却不出来吭声。三年困难时期,中央决定下马,主席并未反对;但情况刚好转,他又大批下马风。文革派工作组是主席批准的,后来却说是刘少奇的资产阶级路线。……他这一张一弛,把全党搞得不知所措了。
夏衍发言中对毛主席在民主革命中是否"有功无过"提出质疑。他主要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说毛主席有时判断和决策失误,却常诿过予人。
譬如1945年8月13-16日,毛主席本是向蒋介石连续发出三封措词强硬的电报和文章,但斯大林派特使来延安发指示后,毛主席立即改变态度,于8月25日以中共中央名义发表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即"和平民主新阶段"。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时,他当众高呼"蒋介石万岁!"使在场的民主党派的头头们大吃一惊。但后来毛主席却把搞"和平民主新阶段"、"想到国民政府去当大官"等等罪名推到刘少奇身上,未免太不光明正大了。
又如在党的七大报告中讲中国资本主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1949年毛又一再讲要让上海的资本主义有一段发展的时期。少奇同志也讲了同样的话,声明是中央的决策。可是到1951年,毛主席就讲过渡时期要消灭资产阶级,让资本主义断子绝孙,后来还批判刘少奇讲"剥削有功"和"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
关于毛主席在民主革命中的功过,谭震林同志很激动地谈到在苏区搞"富田事变"反AB团杀了部队里许多革命同志的教训。
谈到高饶事件,王说,事前毛主席约少奇谈话,要求反周恩来。少奇不同意,说反周对党不利,周有很大功绩,在国内外有很大威望,绝不能反;并自己承担责任。后来高岗就反周、刘,毛默许。
农机部的宋敏之说,毛主席不是伟大的、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他是"封建主义打底,马列主义罩面。"张爱萍说,王明是言必称希腊;毛主席是言必称秦始皇。孙冶方说,毛主席熟读的不是马列著作,而是二十四史。线装书看得太多,把封建社会帝王将相的权谋用到党内斗争上来了。
朱德的秘书陈友群同志长篇发言中谈了毛早年的思想作风问题,主要是他同朱总司令不和的过程,"起初在士兵中朱比毛的威望高,毛有嫉妒心,是二人不和原因之一。"陈友群还谈及,1950年中宣部起初拟订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两条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在后面亲自加上"毛主席万岁!"
1959年庐山会议,朱老总对公社食堂问题提了不少意见。后来毛批彭总时,政治局会上不等朱老总讲完,就批评朱是"隔靴抓痒"。回北京后又组织高干批朱总,迫他写检讨,一直发到县团级。从此以后,实际上剥夺了朱总的工作权利。
铁道部的慕纯农说,周总理是累死的,气死的,整死的。过去有的封建帝王整人总还留下几个忠良。而跟随毛主席干革命的一批忠良都给整掉了,晚年他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到临终的时候没有一个战友在面前,孤零零地死在深宫里,这是莫大的悲剧。他不需要任何人,任何人最后也认识到不需要他了。
大家质疑:不是讲了十次路线斗争吗?怎么文革以前就没有路线斗争?毛泽东反右倾,整彭德怀,这是什么路线?解放后也有两条路线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左倾路线是主导方面,另外有一条路线是和毛泽东的路线作斗争,对毛泽东的专权,党内是有所抵制的。只是,谁坚决抵制,谁就倒霉,就挨整。
但是,遗憾的是,这次讨论中多数人意见并没有被后来正式通过的决议所采纳。因为那时候对毛泽东的评价,还没有达到现在认识的高度,主要的考虑还是为尊者讳,担心给党"抹黑"。
今年正好是四千老干部大讨论的30周年。而近年社会上一股复辟文革的势力却在"唱红"的旗帜下,大唱文革时期鼓吹个人迷信的歌,重编所谓《毛泽东箴言》的语录,花几千万巨款大树特树重达2000吨的毛泽东巨型雕像,韶山树立的雕像竟成为万人跪拜的神像。
特别是极左势力居然煽动要进行"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其气焰之嚣张,令人骇异!看来,要推进政治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还原历史真相,彻底否定反右和文革等历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是不能绕过去的关。现在是按本文开头所引小平同志指示和广大党的干部和群众的意愿,重新评价这段党史和晚年毛泽东的罪错的时机了。《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势非重写不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